外汇管理改革(外汇管理改革的目的)
法律分析过去30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1978~1993年,改革开始起步,以双轨制为特征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建立和发展外汇调剂市场,建立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管理体制但改革之初外汇储备十分有限,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167亿。
1994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包括1实现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3建立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4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禁止指定金融机构以外的外汇买卖。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争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需要政府根据需要而控制外汇,实行行政性外汇管理体制,防止外汇外流,将增加外汇储备作为首要目标,但整合国际资源而开发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则要求政府放开对外汇的控制,实行自由性的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使外汇能自由进出,尤其是。
新形势下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为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外汇管理局继续推进外汇管理简政放权一方面,继续创新和优化外汇管理公共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外汇管理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持续落实法规清理长效机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更新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
这部作品,名为外汇管理改革与实践,是一部凝聚了2001年至2005年间外汇管理领域深度研究的成果集它如同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镌刻了编者们的深思熟虑和不断探索的足迹,为我们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外汇管理和体制改革的生动历程这部著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不仅回顾了那段时期的研究成果,更是未来发展的。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